近日,记者走进土右旗海子乡廿四顷地村好媳妇郭素珍家,看到她家窗明几净,温馨整洁。郭素珍刚刚带婆婆去卫生院扎针抓药回来,她热情地招呼记者坐下,自己又忙着给公公喂饭。
她用小勺子舀起粥,用嘴轻轻地吹凉,慢慢地喂进公公的嘴里。婆婆今天73,高血压、风湿性关节炎,公公79脑梗行动不便。老两口一日三餐,全靠郭素珍照顾。公婆身上的衣服、被子勤洗勤换,没有任何异味。婆婆逢人便说说:“都是儿媳照顾得好啊!”
“照顾老人天降福!家有一老,如有一宝......”,在海子乡“身边人讲身边事、身边事育身边人”故事会上,郭素珍给乡里乡亲讲述了自己照顾公婆的生活日常。
“尽心照顾公婆被评为好媳妇,还获得奖励,特别开心”,郭素珍高兴地说。
2024年以来,土右旗海子乡以“移旧俗、除陋习、倡新风”为目标,将移风易俗作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,全力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,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。全乡评选出“好媳妇”、“好婆婆”24名、美丽庭院示范户10户,并给予了物质精神奖励,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热情。
“高价彩礼要不得,大操大办是浪费,孝敬老人是功德,儿孙越来越有福”,在海子乡文化大院,群众自编自演的移风易俗快板赢得了连连叫好。为扩大宣传效果,海子乡将“抵制高价彩礼”、“孝老爱亲”等宣传主题融入二人台、快板等节目,群众在喜闻乐见中受到教育。
海子乡还组织党员干部与“五老”人员率先垂范,倡导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。由村“两委”成员、党员干部和青年志愿者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办起了“炕头上的宣讲”、“墙根下的会议”18场。为婚嫁“减负”,给家庭“减压”成为海子乡新时代新风尚。
海子乡兴地村老党员王有福为儿子操办“零彩礼、无婚庆”婚礼,他家将婚宴从30桌压缩至10桌,节省近5万元。村志愿服务队协助布置场地、主持仪式,婚礼上村支书宣读《移风易俗倡议书》,新人参与“家风承诺签名”。
“新事新办不仅省钱省力,还对于孝老爱亲,传承好家风更有意义。”王有福高兴地说。
王有福家的婚礼成为全乡典范,带动周边6个村11户家庭简办婚丧事宜,累计减少浪费超60万元,形成“简约不减情、新风入民心”的良性循环。
“文明新风就要贴近群众、发动群众,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乡村每个角落,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,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治理新篇章。”海子乡党委书记贾刚说。
上一篇:
家门口的专场演出,引得群众连连叫好
下一篇:
法治副校长走进乡村小学,护航青春成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