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以来,土右旗萨拉齐镇兴隆社区以党建为引领,创新打造“老来乐”老年服务品牌,通过优化组织架构、搭建文化平台、拓展学习渠道、激发参与活力,推动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迈上新台阶,让老年居民在家门口实现“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为”。
党建领航
织密服务“保障网”
兴隆社区党委将“老来乐”项目作为民生工程重点推进,成立文化发展委员会专项工作组,构建“党委统筹+支部联动+党员带头”服务体系。通过整合辖区包联单位、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资源,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发力的服务格局。社区党委还建立文化活动队伍管理机制,细化责任分工,确保老年服务项目“有人管、有人抓、有人干”,为项目可持续发展注入红色动能。
文化赋能
打造银龄“欢乐圈”
聚焦老年群体精神文化需求,社区精心打造“15分钟文化服务圈”。整合11个特色文化活动室,开设二人台、书法等传统文化课堂;组建威风锣鼓队、兴标舞蹈队等9支文艺队伍,配备专业设备,让老年居民“兴趣有去处、才艺有舞台”。通过“专业指导+志愿服务”模式,邀请乌兰牧骑演员定期辅导,招募百余名志愿者参与服务,常态化开展“进小区、进乡村、进企业”文艺巡演。“百姓大舞台民星总动员”消夏文艺汇演吸引千余人参与,晋剧、模特走秀等节目展现老年群体别样风采。
学养结合
拓宽人生“新赛道”
社区创新“文化养老+技能提升”双轨模式,联合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创办老年大学,开设模特走秀、武术、声乐等11类课程,惠及学员278人。与土右旗就业局合作推出月嫂培训、老人陪护等就业创业课程,助力低龄老人实现“退而不休”。同时,定期开展健康急救、消防安全等实用讲座,构建起“终身学习+安全保障”的养老服务体系。
老有所为
绽放银龄“新价值”
在社区的培育支持下,老年群体从“服务对象”转变为“治理力量”。威风锣鼓队参与文明宣传、兴标舞蹈队助力公益演出、书画班学员义务教授青少年传统文化……老年居民通过150余场文化活动,既丰富了精神生活,更成为社区文化传承的“生力军”。模特走秀队屡次登上自治区级舞台,二人台作品在网络平台获赞超10万次,银龄风采正转化为社区文化品牌的亮丽名片。
“让每位老人都能感受到‘家’的温暖,是社区治理的初心。”兴隆社区党委书记任二军表示,未来将继续深化“老来乐”品牌内涵,拓展智慧养老、医养结合等服务,托起幸福“夕阳红”,谱写基层治理新篇章。
如今,走进兴隆社区,文化室里墨香萦绕,活动广场歌舞飞扬,老年大学书声琅琅,一幅“银龄乐享生活、党群共绘和谐”的生动图景正徐徐展开。
上一篇:
土右旗:后炭市社区“爱心餐厅”吃出“幸福味儿”
下一篇:
家门口的专场演出,引得群众连连叫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