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 []
中国包头
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人民政府
媒体看土右 | 土右旗:“五大工程”抓党建促乡村振兴
2023年05月29日 11:21    来源: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人民政府   作者:土右旗管理员    点击:          【字体:

  5月25日

  光明日报客户端刊发了

  题为《内蒙古土右旗:“五大工程”

 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》的文章

  内蒙古土右旗:“五大工程”

 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

  实施乡村振兴,主战场在农村。内蒙古土右旗把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党建工作重中之重,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,紧盯新形势、新任务,强基固本、守正创新,大力实施“五大工程”,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走深走实。

  实施村“两委”干部“火车头”工程,提高基层组织“引领力”。围绕深化落实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,建立6个乡镇党校,统筹旗委党校和相关部门师资力量,常态化开展集中轮训、送学上门、外出培训、线上培训,持续提升村干部履职能力。实施百名村党组织书记和后备干部“头雁计划”,通过开展精准培训、帮带指导、举办讲坛、每日一练等方式,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村党组织书记。推行村干部“五线问责”管理制度和工作日志制度,划出红、橙、黄、蓝、绿“五线标尺”,明确“正面清单”和“负面清单”,常态化开展督查指导。择优储备村级后备干部850名,专项开展帮带培养、定岗锻炼。每月开展党建现场观摩会,乡镇分批承办,村党组织书记全部参与,学习经验、交流借鉴。在全旗201个村连续开展三届抓党建促发展“比武争星”活动,参赛村党组织书记同台竞技、比学赶超,现场进行打分排名,累计投入300万元对评选出的优胜村、获胜村、进步村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,正向激励、反向施压,激发村党组织干事创业热情。

  实施村集体经济“黄土生金”工程,激活产业发展“源动力”。聚焦年度村集体经济目标任务,年初逐乡调度、逐村研究,制定乡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五年规划,延伸产业融合发展链条,提升村集体经济“造血”功能。高效运营29个中央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,累计在145个村实施35万亩“黄土生金”工程,为村集体创收600余万元。探索开展强村公司、飞地分红、产业园区、发展模式,辐射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成效显著。结合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,针对全旗49个村集体经济发展难点村实施“四包五带一强”措施,形成发展合力,破解发展难题。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、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,制定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干部奖惩办法,累计为全旗95名村“两委”干部落实奖励资金46.3万元,村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明显提升。2022年底,全旗20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2万元以上,总收入达4358万元。

  实施党群服务中心“凝心聚力”工程,提升服务群众“向心力”。深入实施“党建引领、服务贴心”工作举措,按照“办公最小化、服务最大化”要求,建成“1+9+N”旗乡村三级党群服务中心,每年打造不少于10%的党群服务中心效能提升示范点,以点带面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服务效能整体提升。制定农村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导则,对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标准、外围环境等五大类35项具体内容进行了细化,腾退整合403间办公室,增设371间文体娱乐、产业发展、物流快递等便民服务功能室,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平台,引领广大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等重大任务,常态化开展党员学教、红色讲堂、文体娱乐、送医下乡、技能培训等活动,党群服务中心“烟火气”愈来愈浓,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进一步提升。深化农村党员“挂牌亮身份”工作,组织有能力的党员包片联户、承诺践诺,列出服务事项清单,开展志愿服务。

  实施456工作法“常态长效”工程,增强党群干群“凝聚力”。把“456”工作法作为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有效载体,建立“四进家门”“五措梯进”“六项保障”工作机制,加强党群干群联系,解决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横向上全旗68个部门与106个行政村建立包联体系,纵向上建立旗委常委包乡镇、乡镇领导包片、包联干部包村、村干部包网格责任体系,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、调查研究、解决问题活动,加强党群干群联系,推动解决民情事项1200余件。健全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体系,科学划分网格,合理确定服务半径,动态调整农村网格划分,严格执行村级组织成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,在201个村划分网格973个、配备网格员1003名,村“两委”干部全部兼任网格员,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和包联帮扶工作。进一步提高农村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微信群覆盖率和服务效率,指导村干部经常性利用微信群开展政策宣传、服务代办、意见征集等工作,及时处理化解群众提出的各类问题矛盾,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。

  实施人才工作“内挖外引”工程,凝聚引领发展“新动力”。实施人才工作“领航”计划,建立1600余人的人才信息库和1200余人的需求目录,精准对接,搭建平台、优化服务。推动产业人才融合发展,引导骑士乳业等农业企业与北京农学院、内科大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5个。建成敕勒川现代农业博览园200亩设施园艺种植示范区,绿蒙农牧业等7个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200亩农作物研发成果转化区。为乡镇招录选调生、公务员、事业人员等187人,选派26名乡镇挂职干部人和50名驻村干部全脱产参与乡村振兴。认真组织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,市、旗两级共派出专家40名,解决了一批种养殖技术难题。构建以旗农广校为核心的“一主多元”高素质农民培训体系,重点培养13名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和本土企业家,开展技术培训70期,培育经营管理、种养殖等实用人才2000余人,针对645名长期扎根基层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评定上给予政策倾斜。建设人才公寓111套,刚性柔性相结合引进农业人才482人,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。

上一篇: 土默特右旗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
下一篇: “世界绿色硅都”是怎样炼成的?